Saturday 6 May 2017

第二章:禮樂之樂
禮樂教化,禮樂制度,禮樂崩壞。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看到禮和樂好像是一個配套似的會一起出現。上回我們說了什麼是禮,這一回,我們也來說說樂的這一個部分。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任何一種民族只要發展到一定的程度都一定會有音樂。音樂的發展主要是兩種功能,一者娛樂,再者娛神。娛樂是在表達喜怒哀樂等情緒,就如我們聽國外音樂,甚至不懂該種語言,但我們依然會了解到音樂中的喜怒哀樂。而娛神呢,則是用於祭祀,任何民族都有,這是人類對神的遵從的體現,最重要的是營造祭祀的氣氛。但是華夏在娛樂娛神外。再給音樂賦予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教化。先人常說禮樂教化,可見禮和樂常常並提。
要認識樂,那首先我們要了解先人對音樂的看法和認知。很久以前華夏就以金,石,絲,竹,土,革,匏,木八種不同的方式演奏音樂,統稱八音。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樂師們能利用八音和諧演奏,稱為八音克諧。而長時間的實踐和解讀音樂,先人對於音樂有著獨特的見解和了解,因此更了解到音樂對於人有著極大的影響。
先人是如何看待音樂的呢?先人把音樂分成三個層次,聲,音然後是樂。
聲,是最初的和最為基本的,萬物有聲,禽獸有著各自的叫聲,人類也是如此,而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表達情感——喜怒哀樂。人,甚至是動物,當要發洩情感是往往不會局限于面目表情或肢體動作,甚至會以聲來表達,比如生氣的時候我們會咆哮,傷心的時候我們會低泣,開心也會拍手叫好等。這就是聲,用於表達情感的的聲。
相傳,黃帝的一位樂官聽見高山處有鸞鳳和鳴,鳳鳴高亢,凰鳴柔美,聲調配合非常和諧動人,進過模仿后而有了六律六呂,也奠定了華夏的音樂的基礎。人類了解到各種音階的大自然的聲音有一種規律,而種種規律可以創造出節奏不同,旋律各異的音樂時,聲就可以稱為音了。樂記記載:聲成文,謂之音。音是有文采的,并加以修飾的。這裡所謂的文是文采,人類在衣服上修飾,文章上修飾都可以稱為文采,而所謂的文采已經是文明的範疇了,而這點是禽獸不會有的程度。所以樂記有云,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
由於人類的情感世界是很複雜的,因此創造出來的音樂也感覺不同,有的頹廢,有的歡愉,也有的風雅。而這些音樂對人類也有著莫名的感染力。單憑音樂,人類的情緒很容易被撥動,這一點現今運用的非常犀利,就好比電影,如果一部電影,沒有背景音樂,我想這部電影不會有太多的感染力,所以現今社會隨時接觸歌曲的我們很是了解如此情況。由於音樂的感染非常強大,所以先人認為音樂的運用必須慎重。當音做到有道德,正面且有內涵的時候,就可以被稱為樂了。樂記記載:德音之謂樂。因此的不同,而且先人的區分得非常嚴謹的。認為只有品德好的君子才懂得樂,因此樂記有記載:知音而不知樂,眾庶是也,唯君子方能知樂。
因為先人對於音樂的解說和理解,進而奠定了華夏禮樂體系。很多音樂不能說不柔美好聽而且動人,但卻奢華鋪張,讓人不去關心其他事情,甚至煽情縱欲,所以樂記中是如此分辨小人和君子的不同: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早在春秋時代就有雅樂流行樂的區別的記載。最有趣的莫過於魏文侯和子夏的一段對話。說魏文侯聽古樂覺得昏昏欲睡,而聽當時的流行樂就覺得快樂。而子夏的解答非常有趣,更以:今君所聞者樂也,所好者音也。。。來告誡魏文侯所聽的只是音而不是樂。
了解了先人對於聲,音和樂的分別后,我們就可以簡單的了解樂是如何做到教化,所謂: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今天,大家所熟知的仁義禮智信五德,一個人的仁德是由內而外的,由內心流露的才能稱為德之行而相反的禮儀只有形于外就不能稱為德之行,只能說是表裡不一。而先人要教導的是由內之外的禮儀具備,必須發乎內心的。
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先人選擇了雅樂正音。華夏詩經有詩三百,而孔老夫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是華夏流傳久遠的歌譜。華夏更有其他有名的雅樂正音,先人更以琴棋書畫輔助修身。可見好的音樂確實可以改變氣。因此樂記載,故樂也者,動于內者也,禮也者,動于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和而外順。禮樂一內一外,就是如此細雨潤物無聲的教化,進而達到民不教而自化的境界。

——淇奧綠竹君
丁酉年四月十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